【專業印刷技術平臺】深度解析數碼印刷、柔性印刷、膠印等核心技術,詳解設備操作技巧、工藝參數調試、常見故障排查方法,同步更新環保印刷技術升級(如水墨印刷)、智能印刷系統應用動態,助從業者提升技術水平,優化生產效率!
吉印通 2025-10-04 12:37 8
油墨類型適配不當:使用了干燥機制本身較慢的油墨,比如在非吸收性承印物(如塑料、金屬)上用普通水性油墨(依賴紙張吸收干燥,非吸收材質上干燥極慢),或未選用快干型油墨(如快干溶劑墨、速固 UV 墨)。
油墨成分比例失衡:油墨中稀釋劑(如溶劑、水)添加過多,或慢干型助劑(如慢干溶劑、保濕劑)用量超標,導致油墨中揮發性成分揮發速度減慢,或樹脂固化反應延遲。
油墨本身質量問題:油墨中樹脂、固化劑含量不足,或成分變質(如過期導致活性降低),無法正常完成物理干燥(揮發)或化學干燥(固化反應)。
承印物為非吸收性材質:如塑料膜、覆膜紙、金屬箔等,無法像普通紙張那樣通過纖維吸收油墨中的揮發性成分,僅依賴表面揮發或固化,干燥速度自然變慢。
紙張吸墨性過弱:如高緊度的銅版紙、經過特殊涂層處理的紙張,表面孔隙少,油墨中的溶劑 / 水分難以滲透,只能在表面緩慢揮發,導致干燥延遲。
干燥固化裝置不足或參數偏低:UV 印刷時 UV 燈功率不夠、照射距離過遠,或烘干裝置(如紅外、熱風烘干)溫度設置過低、風速不足,無法提供足夠能量加速油墨干燥;設備烘干通道過短,油墨在通道內停留時間不足,未完成干燥就進入下一環節。
印刷速度過快:設備運行速度超過油墨干燥能力,油墨剛轉移到承印物上,還未充分揮發或固化,就被輸送至后續工序(如堆疊、裁切),表現為干燥慢。
墨層過厚:印刷時墨量設置過大,油墨在承印物表面形成過厚的墨層,內部揮發性成分難以快速逸出,或固化反應無法穿透厚墨層,導致表層干燥但內部未干。
環境濕度偏高:空氣中水分含量高,會阻礙油墨中揮發性溶劑(或水分)的蒸發,尤其對水性油墨影響顯著,導致干燥速度變慢。
環境溫度過低:溫度低會降低油墨中溶劑的揮發速率,也會減緩油墨樹脂的固化反應速度(如 UV 油墨在低溫下固化效率下降),進而延長干燥時間。
車間通風不良:油墨揮發的溶劑無法及時排出,空氣中溶劑濃度過高,形成 “飽和狀態”,進一步抑制油墨中溶劑的揮發,導致干燥延遲。
印刷不同批次間出現色差(如同一圖案前批偏紅、后批偏黃,或墨層深淺不均),核心源于油墨批次差異/調配不當、設備參數漂移、耗材批次特性不同、環境與操作不統一,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一、油墨因素:顏色源頭差異優先查油墨批次本身存在色差排...
2025-10-04 8
印刷時油墨拉絲(油墨從印版/輥筒轉移到紙張時,形成細長墨絲殘留,或圖文邊緣出現“毛邊”),核心源于油墨黏度異常、設備參數不當、印刷壓力失衡、環境溫濕度不適,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一、油墨特性:源頭狀態優先查油墨黏度過高(主因)排...
2025-10-04 11
印刷數量增加后套印精度逐漸下降(如從第100張開始出現偏移,隨數量增多偏差擴大),核心源于設備部件疲勞磨損、耗材持續伸縮、環境累積影響、參數動態漂移,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一、設備部件:長期運行疲勞磨損(主因)傳動部件磨損加劇排查...
2025-10-04 9
設備印刷中突然停機(無預警中斷、部分伴隨報錯提示),主要源于安全保護觸發、關鍵部件故障、耗材異常、程序中斷,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一、安全保護:設備自我防護優先查安全門/蓋板未關緊排查:停機時無報錯,但重新關好設備安全門/蓋板...
2025-10-04 8
印品上的墨點、墨渣(如點狀污漬、細小墨粒殘留),主要源于油墨雜質/變質、設備部件積墨、印版污染、環境粉塵,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一、油墨狀態:源頭雜質優先查油墨含雜質或未攪拌均勻排查:墨點顆粒明顯(肉眼可見),或同一批次印品持續出...
2025-10-04 7
印刷設備溫控系統顯示異常(如溫度跳變、顯示固定值、提示“溫度超限”卻無過熱),主要源于傳感器故障、散熱系統異常、電路連接問題、程序參數錯誤,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一、溫度傳感器:數據采集源頭優先查傳感器污染或損壞排查:顯示溫度與實...
2025-10-0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