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ce
吉印通 2025-08-31 18:41 65
印版曝光與顯影偏差
過度曝光:在膠印 PS 版或柔印感光樹脂版制作中,若曝光時間過長或曝光強度過高,會導致印版上的網點邊緣 “過度固化”,顯影時無法完全去除多余的感光層,使網點實際尺寸大于設計尺寸(即 “曝光擴大”)。例如,設計中的 50% 網點,經過度曝光后可能變成 55%-60%。
顯影不足:顯影液濃度過低、顯影時間過短或溫度過低,會導致印版上未曝光的非網點區域殘留感光層,這些殘留部分會在印刷時吸附油墨,形成 “假性網點擴大”(如空白區域出現細小墨點,或網點邊緣模糊變粗)。
印版安裝與變形
印版拉伸變形:柔性版印刷中,印版通常通過雙面膠粘貼在版輥上,若粘貼時拉力過大,印版會被拉伸,導致網點橫向或縱向尺寸擴大(尤其在版輥直徑較小的情況下,拉伸效應更明顯)。
印版磨損或污染:印版使用過程中,網點邊緣若因摩擦出現磨損、起毛,或附著油墨干結物,會使網點實際印刷時的 “有效面積” 增大,形成擴大。
油墨的流動性與鋪展
油墨粘度偏低:粘度低的油墨在印刷壓力作用下,易向網點邊緣鋪展,導致網點 “暈染擴大”。例如,膠印中油墨乳化過度(水分含量過高),會降低油墨粘度,加劇網點鋪展;凹印中溶劑型油墨若溶劑揮發過慢,油墨在承印物上的流動時間過長,也會導致網點擴大。
油墨觸變性差:觸變性弱的油墨在墨輥剪切力作用下,流動性變化不明顯,印刷后難以快速定型,易在承印物表面擴散,尤其在大面積實地印刷中,網點擴大現象更突出。
承印物的吸墨與滲透
承印物吸墨性過強:如未施膠的新聞紙、牛皮紙,油墨中的連接料會快速被纖維吸收,導致顏料顆粒向承印物內部滲透,同時網點邊緣的油墨因失去連接料支撐,向周圍擴散,形成 “滲透擴大”。這種擴大不僅使網點尺寸增大,還會導致網點邊緣模糊,降低清晰度。
承印物表面不平整:若紙張表面有明顯的纖維凸起或薄膜表面有微小凹陷,油墨會在這些不規則區域堆積或擴散,間接造成網點擴大(如凸起處油墨堆積,使局部網點看起來更大)。
印刷壓力過大
版輥與壓印輥壓力過高:這是導致網點擴大最直接的機械因素。壓力過大會使印版(尤其柔性版、橡皮布)產生過度形變,網點被 “擠壓變形”,同時油墨在壓力作用下被迫向邊緣鋪展。例如,膠印中橡皮布與壓印輥壓力過大,會導致橡皮布上的網點變形擴大,進而轉移到紙張上;柔印中版輥與壓印輥壓力超標,感光樹脂版的網點會被壓縮、擴散,尺寸顯著增大。
墨輥與版輥壓力過大:墨輥向版輥傳墨時,若壓力過高,會將油墨 “壓入” 印版網點的邊緣縫隙,同時導致印版輕微形變,間接加劇網點擴大。
設備傳動精度不足
版輥軸向竄動:版輥軸承磨損或定位裝置松動,會導致版輥在轉動時出現軸向竄動,使網點在印刷過程中出現 “橫向錯位擴大”(如相鄰網點部分重疊,視覺上形成更大的網點)。
墨輥轉速不匹配:若傳墨輥與版輥的轉速比失調,會導致油墨在版輥網點上的堆積量不均勻,局部油墨過量,印刷后形成 “局部網點擴大”。
印版曝光或顯影過度
曝光不足:感光樹脂版曝光時間過短,網點區域的感光層固化不充分,顯影時易被過度沖洗,導致網點邊緣被 “侵蝕”,尺寸縮小(如設計的 50% 網點,顯影后可能僅為 40%-45%)。
顯影過度:顯影液濃度過高、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會過度溶解印版上未完全固化的網點邊緣,造成網點縮小,嚴重時甚至導致小網點(如 10% 以下)完全消失。
油墨轉移不充分
印版網點堵塞:凹印版的網穴或柔印版的網點若被油墨干結物、粉塵堵塞,會導致油墨無法填滿網點,印刷時轉移到承印物上的網點尺寸縮小(如網穴堵塞 30%,實際轉移的網點可能僅為設計尺寸的 70%)。
墨層過薄:供墨量不足(如墨斗墨量過少、墨刀與墨斗輥間隙過小)或墨輥傳墨效率低(如墨輥老化、表面張力不足),會導致印版網點上的油墨量不足,印刷后形成的網點尺寸小于設計值,同時顏色偏淺。
印刷壓力過小
版輥與壓印輥壓力不足:壓力過小時,印版與承印物無法充分接觸,油墨無法完整轉移到承印物上,導致網點 “缺角” 或 “縮小”。例如,膠印中橡皮布壓力不足,會使部分油墨殘留在橡皮布上,轉移到紙張的網點不完整;柔印中壓力過小,感光樹脂版的網點無法與薄膜充分貼合,油墨轉移量減少,網點縮小。
烘干 / 固化參數不當
烘干溫度過高或速度過快:UV 印刷中,若 UV 燈功率過高或烘干距離過近,油墨會在未完全轉移到承印物網點前快速固化,導致部分油墨無法附著,網點縮小;傳統溶劑型油墨若烘干溫度過高,會加速溶劑揮發,使油墨在印版上提前干結,無法完整轉移,形成 “干縮型網點縮小”。
承印物表面處理不足
承印物表面張力過低:如塑料薄膜(PE、PP)未做電暈處理或處理效果不佳,表面張力小于油墨的表面張力,油墨無法在其表面充分鋪展,僅能附著在局部區域,導致網點縮小(如設計的圓形網點,實際呈現為不規則的小斑點)。
承印物表面有油污或粉塵:油污會阻礙油墨與承印物的結合,粉塵會占據網點位置,導致油墨無法填滿網點,形成 “空白區域”,視覺上表現為網點縮小。
印版制作管控:嚴格控制曝光時間、顯影液濃度與溫度(如膠印 PS 版顯影溫度控制在 22-25℃),確保網點尺寸精準;安裝印版時避免過度拉伸,定期清潔印版,防止網點堵塞或磨損。
油墨與承印物匹配:根據承印物特性選擇合適粘度的油墨(如吸墨性強的紙張選用高粘度油墨,薄膜選用低粘度、高附著力油墨);印刷前對承印物進行預處理(如紙張調濕、薄膜電暈處理),控制吸墨性與表面張力。
設備壓力校準:定期檢測并調整版輥與壓印輥、墨輥與版輥的壓力(如膠印橡皮布壓力通過壓痕法校準,柔印壓力通過網點轉移率測試調整),避免壓力過大或過小。
工藝參數優化:根據印刷速度調整供墨量(高速印刷時適當增加供墨),控制烘干溫度與速度(UV 印刷 UV 燈功率根據油墨固化需求設定,避免過高);定期清潔墨路系統(墨斗、墨輥、版輥),防止油墨干結或粉塵堵塞。
一、輸紙不暢的核心表現與排查原則輸紙不暢是印刷機進料環節的高頻問題,主要表現為紙張歪斜、雙張/多張進紙、紙張卡頓、空張(漏送)、紙張邊緣破損五大類,不僅影響印刷效率,還可能導致后續套印不準、墨色不均等連鎖問題。排查需遵循“從源頭到終端...
2025-08-31 69
一、缺墨與漏印的核心定義及影響缺墨是指印刷品圖文區域油墨覆蓋不充分,出現顏色偏淺、局部空白或條紋狀淡墨;漏印則是圖文部分完全未附著油墨,形成明顯空白區域,二者均會導致印刷品信息缺失、視覺效果差,甚至直接報廢。這類問題在膠印、柔印、凹印等印刷...
2025-08-31 52
一、糊版(堆墨)的核心定義與危害糊版(堆墨)是印刷過程中,油墨異常堆積在印版、橡皮布、墨輥或壓印輥表面的現象,表現為局部圖文模糊、邊緣暈染、出現墨疙瘩,嚴重時會導致圖文粘連、承印物破損,直接影響印刷品質量與生產效率。這種問題在膠印、柔印、凹...
2025-08-31 115
一、網點變化的核心意義網點是印刷品圖文再現的基礎單元,通過網點的大小、密度變化呈現不同的顏色深淺與層次。正常情況下,印刷網點應與設計文件中的網點尺寸保持一致,若出現網點擴大(實際網點大于設計尺寸)或網點縮小(實際網點小于設計尺寸),會導致印...
2025-08-31 65
一、墨色不均的核心表現墨色不均是印刷過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印刷品表面同一圖文區域顏色深淺不一、出現條紋、斑點、漏印或局部過濃等現象,不僅影響視覺效果,還可能導致產品報廢。其成因可系統劃分為油墨系統問題、設備狀態異常、操作工藝不當、...
2025-08-31 85
一、套印不準的核心定義套印不準是指印刷過程中,不同顏色或批次的圖文無法精準對齊,出現錯位、重影或留白等現象,直接影響印刷品的清晰度與美觀度。這種問題在多色印刷(如膠印、柔印、凹印)中尤為常見,其成因可歸納為機械精度、材料特性、操作工藝、環境...
2025-08-31 47